近日,由辽宁省水利行业协会主办,沈阳工学院与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天空地水工”水利数字孪生技术培训在沈阳工学院成功举行。辽宁省水利行业协会会长权雨明、广州南方测绘沈阳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利东、吉辽教育事业部总监任庆峰、吉辽分公司北斗与海洋事业部总监王伟、吉辽分公司三维航测事业部总监王春尧、南方遥感哈尔滨分公司总经理关雷等出席本次培训启动仪式,仪式由沈阳工学院能源与水利学院院长郝志坚主持。
会议现场
权雨明表示,当前水利行业迎来智慧化转型关键窗口,国家《“十四五”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加速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随着国务院第761号令《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民用无人机操作者必须持CAAC执照已成法定规范。这不仅是从安全监管角度提出的强制性要求,更为无人机技术在防汛监测、水文勘测、水域监管等核心场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背景下,推进CAAC执照培训既是响应政策导向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行业现代化水平的核心路径,对培养合规化、高技能操作人才具有战略性意义。
辽宁省水利行业协会会长权雨明
培训交流会上,南方测绘提供了卫星遥感全要素生产平台,0.5″全自动伺服马达机器人,涵盖光谱、激光雷达、多镜头的无人机数据采集系统以及无人船等主流产品,现场分享了“天空地水工”立体化生产流程,并由CAAC持证专家传授项目实战经验。同时,与沈阳工学院共同打造了“沈工——南方测绘北斗时空信息产业学院”,这是全国一流的现代产业学院和实践教学中心。该产业学院以元宇宙、北斗导航低空经济、卫星遥感为核心打造三大实践平台和六大实验室,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培养学员从事元宇宙智能测绘、北斗导航、实景三维、遥感应用等工作的基本素质、实操能力、项目交付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学员从事产业学院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实现从理论教学到真实操作的无缝衔接。
南方测绘推出的5个培训课程,聚焦“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系统展示了无人机航测、无人船测深及在水利数据底板建设和遥感在水利数字孪生建设中的应用,并结合《雨水情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水库矩阵化管理应用》等具体解决方案,深入剖析了智能化测绘装备在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建设期与运行期)的应用价值与实践路径。室外演示环节中,南方测绘的讲师们操作搭载高科技设备的无人机、无人船进行了全景化实操演练,其高效的数据获取能力和智能化的作业方式,为学员们带来了关于水利科技前沿的最直观、最震撼的体验。授课讲师均来自南方测绘一线,经验丰富,讲解生动,学员们全程表现出极高的专注度和学习热情,许多学员直言课程“颠覆传统作业模式”,当场表达想深入了解和参加后续系统化、专业化CAAC执照培训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意愿。
吉辽分公司三维航测事业部总监王春尧作报告
无人船水上作业
无人机实操演练
会后,参会人员一同来到“沈工——南方测绘北斗时空信息产业学院”进行参观,吉辽教育事业部总监任庆峰进行介绍。首先是北斗定位导航实践平台,实验室的每个工位都配备了完整的模块化组件,学生可以从芯片、板卡到零部件逐步组装RTK及北斗测量终端,在动手过程中掌握北斗定位的工作机制。针对室内环境北斗信号弱的问题,实践中心创新性地融合蓝牙信标、音频定位基站等技术,构建了一套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通过手机小程序,即可实现室内精准导航,体验从卫星到室外的无缝定位技术。
其次是实景三维数据生产应用中心,本实验中心紧扣国家数字化经济转型与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构建无人机数据采集—室内三维建模全流程实践体系。通过工作站集群完成外业数据处理,生成 1:1 实景三维模型并接入智能管理平台,实现项目区地形地貌、建筑设施的高精度数字孪生。
南方测绘 “元穹” 虚实结合智能测绘系统构建了多人协同的虚实交互教学场景,通过数字化改造全站仪、无人机等传统装备,在虚拟孪生环境中模拟深山、高危区域等复杂或难以抵达的实地场景。学生可多人同时在线操作虚拟仪器,按真实测量流程获取与实际坐标一致的点云、影像数据,数据经云协同实时上传至内业软件处理,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地跨空间实践,突破传统野外作业的场景限制与人员协同壁垒。
参观北斗定位导航实验室
参观元宇宙智能测绘实践中心
本次“天空地水工”水利数字孪生培训的成功举办,既是前沿测绘技术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对接,更是南方测绘作为协办单位,深度协同辽宁省水利行业协会、沈阳工学院响应国家智慧水利战略的务实行动。通过政策解读、技术演示与产教融合实践,活动显著提升了行业对无人机技术价值的认知,为CAAC执照培训体系落地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班仍处于报名阶段,诚邀水利从业者报名CAAC培训,掌握合规的飞行技能,共筑辽宁水利现代化新格局。